“乡村治理研究小组”通过读书会形式积极研讨实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
- 2011-11-21/
- 人浏览
10月10日,在院长胡必亮教授和周晔馨老师的组织下,我院“乡村治理研究小组”通过交流读书体会的办法开始比较系统地研讨实验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作为该小组研究工作的第一个阶段,研究小组成员主要讨论了与实验经济学研究理论与方法密切相关的四篇论文,采取的形式是首先自己阅读,然后由1-2名小组成员(包括老师或同学)集中讲解,最后由大家共同讨论。
小组研讨会的第一讲是由周晔馨老师于10月10日给大家讲解了《ODE TO THE SEA:ON THE EMERGENCE OF SOCIAL NORMS》论文;14日,王庆超和杨菲共同讲解了发表在著名期刊《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的论文《Institutions and Behavior:Experimental Evidence on the Effects of Democracy》;16日,孙祥栋讲解了发表在期刊《The Journal of Socio-Economics》上的论文《The difference between kinship and friendship: (Field-) experimentalevidence on trust and punishment》;20日,袁威和唐炜讲解了发表在期刊《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上的论文《Choosing the Carrot or the Stick?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Choice in Social Dilemma Situations》。大家的参与热情都很高,认真准备,仔细讲解,并积极进行讨论。
胡必亮教授至始至终得听取了各位老师或同学的学术讲解,并积极参与讨论。在11月20日最后一次的论文讨论会上,胡教授对大家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并对大家所取得的进步表示祝贺。胡教授认为,通过这次的小组集中学习与讨论,同学们至少取得了三大收获:一是更好地理解了经济学的含义与魅力,包括经济学的假设设定、逻辑推导、实证检验等,初步触及到了当前世界经济学界所研究的前沿问题的某些方面,学到了一些比较新的相关理论与分析方法;二是通过阅读世界顶级经济学杂志发表的英文论文,同学们的英文水平快速改善与提升;三是学习和改进了做严肃的经济学学术报告的本领和能力。大家也纷纷表示,通过这次系统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学习,各方面的收获都很大,从事经济学研究的逻辑思维与分析方法都有了比较大的改进与提高。
实验经济学研究接下来的安排为:11月23日至11月27日,由来自德国的实验经济学专家Bjoern Vollan博士给大家讲授实验经济学课程。随后,胡必亮教授、周晔馨老师和Bjoern Vollan博士带领研究小组成员到湖北就某些具体的经济学问题做田野实验。最后,实验经济学研究小组力争就这次的实验结果写出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杨菲 供稿)
最新讲座
-
讲座预告|如何申请国家专利?
2023-04-21
-
讲座预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
2023-04-19
-
讲座预告|环境科学与政策的研究方法
2023-04-04
-
讲座预告 | 京津冀创新共同体研究
2020-12-15